中国缝制行业华丽转身
2012-12-5 0:00:00来源:深缝协秘书处
现代企业,不能忽视的一课就是管理,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成为活水之源。缝制机械行业属于制造业,而且上规模企业数量不多,电脑车但缝制机械行业并没有因此而放慢管理改革的步伐,行业内一大批企业已经化理论为实践。
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内最早推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之一,他们导入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DM(设计数据管理系统)等,建立了缝纫机行业中领先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使研发和制造能得以同步实现。同时还相继引进实施了K3、eHR(人力资源系统)、OA(办公自动化)、网上财务报销系统、条形码系统、BW系统等管理软件,特别是与国际顶级的ERP厂商SAP合作实施了ERP,由此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平台,使企业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充分实践了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制造业。
同时,行业内企业还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创新企业股份合作模式,激发企业活力。这其中,有“拆”,也有“分”:如标准公司就在去年将其旗下的零件分公厂“拆分”出去,将企业内部的车间制改为独立核算,这样这个零件分公司既可以满足标准公司的零部件需求,同时又被推向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和生存能力;与此相反,以保证零部件的稳定供应。拆也好,分也好,都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市场变化中的创新之举。
营销理念思变
本报在之前曾做过一次服装企业使用国产电脑缝纫机缝制设备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在同国外设备的较量中,国内企业的营销理念是短板。近几年来,如何将自己优秀的产品介绍给下游服装企业,也是缝制行业在思考的一重要课题。
从前的普通缝制设备,机器构造和使用相对简单,对于经销商来说只是“卖”,充当“搬运工”就可以了。但现在机电一体化设备是主流,设备相对复杂,就要求要有高水准的售后服务。于是缝制经贸行业取经汽车行业,开创了缝制行业的“4S”模式,从石狮到北京,几家缝制设备4S店相继开业,这无疑是服务标准规范化、整合行业优势资源等方面的有益尝试。
在对外宣传方面,众企业集思广益,催生了行业内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如开展的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就有效调动了商贸企业的营销积极性,带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由标准公司牵头的“标准杯”全国缝制机械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既立足本行业,又能辐射下游服装行业;美机公司赞助的“2011绿色科技缝制设备体验中国行”活动,有效地推进了行业绿色、低碳、环保的新理念。
创新,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中国缝制设备电脑车行业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限的,现在它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唯有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令企业蜕变,令行业完成华丽转身。
中国没有世纪传承的机械工业科研优良传统,但有成规模成体系的缝制设备配套生产链,有庞大的服装产业对于缝制技术提升的急切渴求,在行业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全行业一直力求摆脱“跟随式”战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核心。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行业内科技创新佳绩频传,在协会科技委的引导下,一大批代表行业先进技术的新产品问世:三针三链式缝纫机、无油直驱高速包缝机、高台双针综合送料平缝机、高速刺绣机、数字化控制立体洗熨机械、节能型平缝机控制系统、自动裁床等,这都说明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效推动了行业产品技术的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为了鼓励广大企业的技术创新还举办了“全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科技创新成果奖”评选。如其中荣获一等奖的就是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独立研发的电脑控制系统。自1986年成立以来,兴大豪公司就专注于缝制设备电脑控制系统的研发,谱写了国内该领域的数个第一,创造出了“哪里有绣花机,哪里就有大豪”的市场奇迹,开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缝制设备的先河。